《發展的怪獸》除了檢視和批評「發展」的概念,也試圖提出與其抗衡的主張,在日常生活中尋找改變的動能,通過討論和行動,建立更美好的未來圖景,讓人與生態環境共存共榮。
喬治·奧威爾的《1984》寫於1948年,描述在一個極權主義的未來世界,大洋國裡的人活在「老大哥」的監視之下,沒有自由意志,哪怕僅僅是念頭意義上的不服從,也會遭到思想警察的逮捕。主人翁温斯頓·史密斯試圖在如此環境中尋找個人獨立存在的意義,最終被送入思想改造部門
《学文7》开始外观风貌一新。三年多来坚持不懈,深感各地作者读者的守护,共同耕耘这片本土文史研究的园地。如今《学文》终于成功注册国家期刊号;封面题签并“学文社”铃印,更得槟城资深文史学家张少宽先生亲笔加…
馬來西亞有知識分子嗎?馬來西亞已故社會學家 Syed Hussein Alatas 曾在近三十多年前著述斷言,馬來西亞沒有一群有用的知識分子,這句話在今天看來,是否依然有效?誰才算是知識分子?知識分子應當發揮什麼社會功能?
3冊的圖片集是以圖像呈現早期華族的社會生活史,反映了華人早在移民時期既已獨立自主的社會形態與生活面貌。華社研究中心主席周素英說,該中心研究員在早期已開始收集照片,惟基於資源與資金匱乏,期間中斷了近20年,直到2010年6月起,才獲得各方的協助進行編輯工作,及採集雪隆華人歷史照片與圖像資料。
摘录自众意媒体于2015年3月刚出版的新书《发展的怪兽:经济成长梦幻下的反思与反抗》。这是首本集结了马来西亚近年来反公害事件的中文书籍,除了个案记录,也整理了事件发展的时间轴,让人看见”发展“背后的演进、权力斗争、抗争和牺牲。
作者: 劉藝婉 出版社: 月樹 出版日期: 2015年5月1日 市场价格: RM20.00